close
我媽香蘭姐有張護貝的行事曆,記載著每年要拜拜的日期。除了重要節日外,還有祭祀祖先的日期,行程最緊湊的時候是連續拜拜,每回都要煮新的一桌菜。小時候我覺得拜拜餐就是這樣,每回都是差不多的菜。到我長大後,拜拜文化逐漸改變,連續拜拜的行程可以變成一天拜拜就好,有些日子簡化成拜水果或點心。當我媽香蘭姐決定要煮拜拜餐時,是我們會期待的日子,除了早早告知我的親生孩子,當天還會記得帶午餐便當盒,現場吃過之後,再讓孩子們裝好帶去學校享用的午餐便當。
從我開始寫網誌之後,也會放上我媽香蘭姐拜拜餐的相片。有個留言說好久沒見到香蘭姐的拜拜餐了,希望能看清楚點。向來走孤僻路線的胎胎,突然覺得這個留言好可愛!但是我媽香蘭姐煮的一桌菜,只能一一放上特寫照了。
這是2018年四月份我媽香蘭姐端出的一桌菜。
白斬雞是很多海外遊子的魂牽夢縈。我個人其實不愛白斬雞。
干貝燒刈菜。
燙花椰菜。
蝦仁炒蛋,青蔥要先過一次油,再放入蛋液裡煎蝦仁蛋。青蔥過油的這個秘訣,是有回在饗宴鐵板燒用餐時,師傅跟我媽香蘭姐聊到的。
干貝煮白菜。
我媽香蘭姐的滷排骨。香蘭姐基本滷肉只用青蔥與醬油,近年她會使用costco的韓式醬料。
湯料很滿的蘿蔔排骨湯。
炸花枝排。
鹹豬肉。
炸里肌肉。
香蘭姐的拜拜餐是我們一定會盡情享用的大餐,然後再幫自己多排些鍛鍊行程吧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