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順著小徑走去,走進日本百年風華裡。

IMG_7443

地址:台北市北投區幽雅路32號(周一休館)

電話:02-28912318

我爸龍龍與朋友們一起拜訪了北投文物館,令他印象深刻,他建議大女兒該找時間去走走,而且拿了名片給我。大女兒向來是個使命必達路線,排定時間就會出發,即使當日降雨低溫。我先以Google測算距離,距離捷運新北投站約1.8公里,可以想像上坡多,雖然我覺得自己走的到,但考慮雨天路徑濕滑,還是別為難自己。北投文物館的網站上建議,在北投捷運站搭小25或230抵達,站牌在出捷運北投站後左手邊。我大約等了10分鐘,搭上230,上山是小巴士,車程約15分鐘,便可抵達北投文物館站。下車後有路標,一開始我有點猶豫,好心的女士告訴我方向,大致上來說朝著麗禧走去,北投文物館就在旁邊較低處了。

我認真的研究了小25,這個班次較少。

IMG_7427

230只讓我等了10分鐘吧,我小心記下北投文物館的前一站是東昇路口,如此才不會錯過下車按鈴。

IMG_7428

抵達北投文物館站。

IMG_7430

到站後沿著指標前進。先走下坡。

IMG_7432

我很慶幸自己穿了登山鞋出門。

IMG_7434

這指標的意義是往右轉270度往下走。

IMG_7436

看到北投文物館的字樣,讓我安心不少。 

IMG_7438

一踏入往北投文物館的小徑,身邊樹叢掩映著灰色屋瓦,巧妙的遮去山下擁擠的建築,恍然塵囂裡的沉靜結界。北投文物館的前身為「佳山旅館」,建於1921年,當時是北投最高級的溫泉旅館,聽說一晚要價6萬日幣,是一時之選。國民政府到台後由外交部接管,先後為安置軍民的「佳山宿舍」和供政府官員度假之用的「佳山招待所」。因古宅維護不易,後來政府拍賣此處,如今由張純明先生在此歷經風華歲月的日式建築園區,創辦「台灣民藝文物之家」,致力保存台灣早期民俗文物與原住民藝術,近年正式更名為「北投文物館」。換上館方提供的襪套進入,日式木造建築,以長廊圍繞著中庭枯山水,相較於台灣傳統建築講求格局對稱和平衡的佈局方式,而日本人則偏好藉由不規則的動線來構築整體空間,營造出自然隨性的效果。我覺得雖是隨興,仍透著日本慣有的矜持感。在這裡可以看見早期佳山溫泉時期的浴池,建物當年的棟札,用於木造建築的卡榫,與建築物鬼瓦,主人利用空間展覽文物,我尤其喜愛由木格窗透入自然光的長廊,與中庭院落的枯山水。這棟建築本身就是很美的藝術品。由絢麗歸於平常,褪去外在濃妝後,更顯出歲月累積下的風華優雅。

綠色掩映中的屋瓦,這裡是別館陶然居。

IMG_7440

小徑引向主建物,看起來是兩層樓。

IMG_7442

我覺得入口處的枝椏甚美。

IMG_7452

門簷下長椅。

IMG_7456

進入大門後脫鞋區。

IMG_7470

通常我不愛這花型與花色,但組合在一起很好看。

IMG_7471

換上提供的襪套。

IMG_7458

鞋子放入木櫃裡。木櫃沒有鎖,牌子供辨識之用。

IMG_7459

木建築能自然調節溫度,踩在上面很舒適。

IMG_7463

我喜愛這處長廊,由一側木格窗引進自然光。

IMG_7464

木格窗外,式建物中央的枯山水。

IMG_7461

白牆巧妙的框起北投綠樹與天空。

IMG_7465

有許多講日語的遊客拜訪此處,時時取景拍照。我也想自拍了。

IMG_7468

室內空間裡展示,有主人搜集的古物。

IMG_7485

目前的常設展是龜蛇。

IMG_7486

我最欣賞建物本身的格局規劃,這是書院之格。下方有紙門隔間,上方有木框通風透氣,現場的氣流舒適流通中帶有沉靜感。

IMG_7487

我在此處小坐片刻,前方的液晶螢幕低聲緩緩介紹這裡的因由。

IMG_7489

當年佳山溫泉時期的浴池保留下來了。

IMG_7510

建物棟札。日本稱上樑記牌為棟札,是東亞建築在舉行「上樑儀式」(日語稱上樑式、上棟式、上棟祭)時,放置在屋內高處的牌子,上面有工程名稱與上樑時間、業主、設計者等與建築相關的資訊。

IMG_7514

這種日本木屋,建造時不用釘子,是以木榫作為建物銜接固定之用。

IMG_7515

鬼瓦搭接。

IMG_7517

不用釘子而用木榫的日本房子,我也算見過幾處,通常是平房,而北投文物館有兩層樓,二樓是大廣間,日治時期是頂級旅館的大宴會廳,從前與現在一樣,宴會廳都要講求無樑柱,以木榫結構出如此寬廣的一處二樓場地,以當時的建築技術來說,應該是建築師傅的得意之作吧!北投文物館的二樓保有大廣間的實際功用,不只能參觀,也提供實際租用,投影機也內嵌架設好了。

走上二樓,有一處較小的空間,我想可以當作休息室。

IMG_7495

二樓大廣間。

IMG_7498

若將座位設滿,可以容納百人以上。

IMG_7503

是個很有特色的聚會場所。

IMG_7502

臨窗處的木門也能全部打開,增加更多的席次。

IMG_7504

從下樓木梯處,也有隔窗能看見大廣間。 

IMG_7508

主建物之外,還有一處別館陶然居,當年是類似總統套房的概念,如今也是用作展覽場地,現在展示著日本京燒陶瓷工藝珍品。我最欣賞別館之處是這裡有枯山水,也有真山水,建物旁邊的小溪,有兩處落差形成小瀑布,形成秀氣的水流奔騰之聲。

陶然居水景相伴。

IMG_7615

小徑,這是主人另找設計師鋪設的,很襯古屋。

IMG_7616

入口擺飾。

IMG_7590

目前展覽日本京燒陶瓷工藝珍品。

IMG_7608

一樣要把鞋子脫下。

IMG_7592

長廊。

IMG_7602

展覽品。

IMG_7594

樂器有調音可彈奏。

IMG_7604

我仍愛格窗外的景致。

IMG_7598

此處還有水聲相伴。

IMG_7600

今日單獨拜訪,在老屋四處隨意走走,選處榻榻米坐下,自在從容,閒適自在。由絢麗歸於平常,褪去外在濃妝後,更顯出歲月累積下的風華優雅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ei-wen Wang 的頭像
    Mei-wen Wang

    May執念與直唸

    Mei-wen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